據中國新聞網,社保掛靠代繳,已經被確認屬于違法行為。但現實中,仍有一些機構為沒有勞動關系的個人提供社保掛靠代繳服務,并以此牟利。

  多地人社部門提醒,通過“代繳”“掛靠”等手段參保補繳本身就是違法違規行為,還會面臨個人財產被騙受損、個人信息泄露、影響個人征信等多重風險。

  目前,網絡上依然可以找到提供社保掛靠代繳的機構。

  在一家知名電商APP上,在“社保繳費”后面加上具體的城市名字,比如“社保繳費 北京”,就能找到提供社保掛靠代繳服務的商家。

已有人被判刑!這樣繳社保,違法!

  記者咨詢了多個商家,對方均表示可以掛靠代繳社保公積金,而且保證可以在社保局查到繳費記錄,但無法簽訂勞動合同,大病醫療、失業、工傷、生育津貼不能報銷,對待遇支出類業務進行了規避。

  一商家提供的收費標準是北京社保2186.28元,公積金263.6元,服務費240元,客服說:“是把你掛到我們注冊的公司里交,可以拿身份證去社保局正常查到。”

  另一商家服務費的收取標準是130元。對于記者提出的“是否合法安全”的問題,商家承諾自己是正規公司,并信誓旦旦地表示:“根據社會保險基金行政監督辦法,此政策是針對蓄意騙保和不合規的中介機構,我們有正規的營業執照和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和勞務派遣經營許可證,都是符合規定的進行參保。我們不提供任何協助您領取生育津貼,失業險,重大疾病等材料或者證明。”

  對于參保后是否能享受醫保報銷、能否領取養老金的問題,有的商家表示“醫??▽崟r報銷比如感冒發燒頭疼腦熱門急診可以使用,但是涉及到保險法規定的大病如癌癥、糖尿病、心腦血管等疾病,是無法報銷的”,而養老金是能領取的。

  在國內知名搜索引擎上搜索“社保代繳”,前幾個搜索結果都是社保代繳服務的廣告。咨詢這些商家,均表示可以提供社保代繳,但并不能簽署勞動合同。

  北京某人力資源公司負責人指出,商家的這些說法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事實上,以單位名義在社保參保只能是以職工勞動關系為前提,他們即使采取暫時不簽勞動合同或者暫時不領取待遇等做法,也無法逃避責任。因為只要這些商家代繳參保,就已經涉嫌虛構勞動關系、虛構社會保險參保條件。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2021年公布的一起案例顯示,北京一公司采取虛構勞動關系方式,為36名不具備參保條件的孕產婦以公司職工名義繳納生育保險,累計騙取生育津貼98萬余元,最終8人獲刑。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所研究室主任馮文猛表示,社保掛靠代繳,個人要掏更多錢,但由于沒有建立勞動關系,個人的權益是無法保障的。從另一個角度看,掛靠代繳本身就是造假行為,也破壞了社會公平。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執行研究員張盈華表示,一些人為了自身利益,在不符合相關規定情況下掛靠代繳、違規補繳,以騙取保障,造成社會保險基金的流失,對依法合規繳費的參保人不公平,如若放任會助長機會主義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