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行業概況
太空旅游是以娛樂為目的的人類太空旅行,是基于人們遨游太空的理想,到太空去旅游,給人提供一種前所未有的體驗,包括失重飛機、高空氣球、亞軌道飛行和軌道飛行等。其中亞軌道飛行和軌道飛行意味著平民能夠真正進入外太空,脫離地球引力產生失重感,甚至繞地飛行,因而更具吸引力。同時亞軌道飛行相比軌道飛行具有更低的運營成本,讓其成為商業航天企業的經濟之選。
圖 太空旅游分類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新華社
太空游項目始于2001年4月30日。第一位太空游客為美國商人丹尼斯蒂托,第二位太空游客為南非富翁馬克-沙特爾沃思,第三位太空游客為美國人格雷戈里·奧爾森。專家表示,未來的太空旅游將呈大眾化、項目多樣化、多家公司競爭、完善安全法規四大趨勢。
截止2022年7月20日,iFinD太空旅行成分股個數為13,近幾年無變化。企業總市值在近幾年波動較大,近期有下降趨勢。行業分布在工業、信息技術和通訊業務。截止2022年7月20日,企業總市值為20102.74億元。
圖 成分股分布行業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iFinD
表 太空旅行指數成分股公司情況
第二章 商業模式和技術發展
2.1 產業鏈
太空旅行行業處于產業鏈的下游。產業鏈上游行業主要為鋁合金、鈦合金、不銹鋼等金屬和復合材料、高端數控加工設備制造、刀具、切削液、導軌油等主、輔材料行業以及水、電等燃料動力行業;中游行業主要為航空航天裝備制造行業。整條產業鏈的傳導作用自下而上,即下游需求影響對航空航天裝備的需求,進而影響對于上游產品的需求。
2.2 商業模式
太空旅行商業模式可分為四種。
一是太空旅游船票。隨著火箭及飛船等載人航天器的商業化發展,太空旅游的門檻將逐漸降低,使得太空旅游距離普通民眾越來越接近,通過向民眾售賣太空旅游船票,將是太空旅游的最主要收入來源。
二是太空旅游增值服務。太空旅游乘坐的火箭或飛船,對于乘客的身體素質有較高要求,因此乘客需要經受專業的培訓和訓練,這一增值服務可根據客戶需求提供不同程度及不同體驗感的增值服務。
三是太空直播實時體驗。太空旅游過程中,將太空旅游全程進行直播也是較為可行的商業模式。目前B站與抖音均開設太空直播賬號,截至2020年11月,B站視頻博主地球頻道擁有58萬用戶關注,抖音博主宇宙視角擁有180萬用戶關注,累計收獲點贊850萬。
四是廣告宣傳收費模式。出售火箭和飛船冠名權目前已經司空見慣,在提供定制化太空旅游時,將火箭冠名權捆綁出售給客戶,可令客戶擁有尊貴體驗。
2.3 技術發展
對國內航空航天概念相關企業專利申請情況進行統計,專利數量排名前十的公司依次為:際華集團、太鋼不銹、中航光電、中航電子、泰豪科技、中航沈飛、機器人、圣泉集團、國機精工、航天電子。
表 國內專利排名前十航空航天公司(截至2022年7月20日)
2.4 政策監管
太空旅行行業受到工信部、國防科工局、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同時受到國家發改委、國資委、科技部、財政部等部門監管。行業自律組織有商業航天產業聯盟等。
表 航空航天相關政策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第三章 行業估值、定價機制和全球龍頭企業
3.1 行業綜合財務分析和估值方法
圖 指數歷史PE/PB
圖 指數動態PB-Bands
激光雷達指數成分股企業估值方法可以選擇市盈率估值法、PEG估值法、市凈率估值法、市現率、P/S市銷率估值法、EV企業價值法、EV/Sales市售率估值法、RNAV重估凈資產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DDM估值法、DCF現金流折現估值法、紅利折現模型、股權自由現金流折現模型、無杠桿自由現金流折現模型、凈資產價值法、經濟增加值折現模型、調整現值法、NAV凈資產價值估值法、賬面價值法、清算價值法、成本重置法、實物期權、LTV/CAC(客戶終身價值/客戶獲得成本)、P/GMV、P/C(customer)、梅特卡夫估值模型、PEV等。
圖 主要上市公司估值對比
3.2 行業發展
太空旅行成本較高、適用范圍較小
太空旅行的票價并不親民。價格較為實惠的維珍銀河公司,票價也至少為25萬美元,這還不包括飛行前要進行的訓練費用。
此外,太空旅行對身體的要求也很高,僅適用于通過體能測試并接受專業培訓的人群。太空游客雖然不需要像職業航天員一樣進行時間周期較長且更為專業的訓練,但飛行前必要的飛行訓練也是必備的,且根據飛行難度和到達高度,訓練時間大致為一兩天到幾個月不等,這就需要游客本人付出時間、金錢、精力和努力。
國內太空旅行處于萌芽階段
受限于技術發展,國內太空旅游還沒有實現,在該領域還處于萌芽階段,還未涌現出具有典型代表的企業。在2016年,新成立的中國長征火箭有限公司總裁韓慶平在第八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高峰論壇的“航天事業新動力”分論壇上公布了中國太空旅游三步走時間表: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觀研天下
3.3 驅動因素
(1) 政策支持
2021年,全球范圍內完成了數次由非職業航天員參加的太空旅行,率先拉開了太空旅游的商業化序幕。根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我國第五部航天白皮書—《2021中國的航天》顯示,未來五年,中國航天將拓展衛星遙感、衛星通信應用廣度深度,實施北斗產業化工程,為國民經濟各行業領域和大眾消費提供更先進更經濟的優質產品和便利服務。培育發展太空旅游、太空生物制藥、空間碎片清除、空間試驗服務等太空經濟新業態,提升航天產業規模效益。
(2) 技術發展
近年來,太空旅行相關技術不斷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更加完善。2021年6月17日,“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7月4日,3名航天員協同配合,進行了中國空間站首次出艙活動。目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戰略進入第三階段:建設和運營空間站,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史上的又一壯舉。
與此同時,國外的航天載人活動(亞軌道太空旅行)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2021年7月11日,英國維珍銀河航天公司的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及3名公司的有關人員,搭乘“白騎士二號”/“太空船二號”亞軌道飛機,率先成功進行了亞軌道飛行。
3.4 行業風險分析和風險管理
表 常見行業風險因子
旅客安全風險
雖然如今太空旅行技術水平大大提升,但太空飛行依然存在一定風險和危險。如2014年10月,維珍銀河公司的商業宇宙飛船就曾在試飛時發生事故,導致一名飛行員死亡。
環境污染風險
太空旅行中產生的碳排放會比普通飛機上產生碳排放多,因為只有少數人乘坐這些太空旅行飛行器,所以平均到每位乘客身上,排放量要更高。如果太空旅行更加火爆,污染可能變得更嚴重。僅維珍銀河一家公司,就要每年發射400次亞軌道飛行。
3.5 發展和行情復盤
2022Q2 太空旅行指數下跌
2022年初至今,太空旅行指數下跌25.65%。近三月太空旅行指數收盤價依然呈下降趨勢,下跌了4.64%。
圖 截至2022年7月20日,太空旅行指數和申萬一級行業指數對比
洛克希德·馬丁行情復盤與財務狀況
圖 PE Bands
波音行情復盤與財務狀況
諾斯羅普·格魯門行情復盤與財務狀況
3.6 中國企業重要參與者
中國主要企業有航發動力[600893.SH]、中航沈飛[600760.SH]、中航光電[002179.SZ]、中航西飛[000768.SZ]、中航重機[600765.SH]等。
圖 A股主要公司
資料來源:資產信息網 千際投行 Wind
(1) 航發動力[600893.SH]:中國航發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航從事航空發動機(含衍生產品)制造、銷售及維修,航空發動機零部件出口轉包生產、銷售和非航空產品生產、銷售。獲得“全國文明單位”“企業文化創新先進單位”等榮譽。
(2) 中航沈飛[600760.SH]:中航沈飛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航空產品制造,主要產品包括航空防務裝備和民用航空產品,核心產品為航空防務裝備。公司是集科研、生產、試驗、試飛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飛機制造企業,是我國航空防務裝備的主要研制基地,在航空防務裝備領域具有較強的核心競爭力和領先的行業地位。
(3) 中航光電[002179.SZ]:中航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高可靠光、電、流體連接器及相關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并提供系統的互連技術解決方案的高科技企業。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電連接器、光器件及光電設備、線纜組件及集成產品、流體器件及液冷設備等,主要用于航空、航天等防務領域以及通訊與數據傳輸、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消費類電子、工業、能源、醫療、智能裝備與機器人等民用高端制造領域。
3.7 全球重要競爭者
全球非中國企業有洛克希德馬丁[LMT.N]、波音[BA.N]、諾斯羅普·格魯門[NOC.N]、Teledyne[TDY.N]、銥星通訊[IRDM.O]等。
圖 國際主要上市公司
(1) 洛克希德馬丁[LMT.N]: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成立于1995年,由洛克希德公司和馬丁·馬里埃塔公司的業務合并而成。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安全和航天公司,主要從事先進技術系統和產品的研究、設計、開發、制造、集成和維護。公司還提供廣泛的管理、工程、技術、科學、物流和信息服務。公司為國內外客戶提供國防、民用和商業應用的產品和服務,其主要客戶為美國政府機構。2019年,598億美元的凈銷售額中,71%來自美國政府,無論是作為總承包商還是作為分包商(包括61%來自國防部(DoD)),28%來自國際客戶(包括通過美國政府簽訂的對外軍售合同),1%來自美國商業和其他客戶。公司的主要業務領域是國防、航天、情報、國土安全和信息技術,包括網絡安全。
(2) 波音[BA.N]:The Boeing Company最初于1916年在華盛頓州注冊成立,1934年在特拉華州注冊成立。該公司在商用噴氣式客機、軍用飛機、衛星、導彈防御、載人航天飛行和發射系統及服務的設計、開發、制造、銷售、服務和支持方面處于全球市場領先地位。該公司是全球商用航空業100多座飛機的兩大制造商之一,也是美國最大的國防承包商之一。
(3) 諾斯羅普·格魯門[NOC.N]: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最初成立于1939年在加利福尼亞州霍桑市成立,當時是諾斯羅普飛機公司,1985年在特拉華州重新注冊為諾斯羅普公司。諾斯羅普飛機公司是飛翼技術的主要開發者,包括B-2隱形轟炸機。通過一系列收購以及有機增長,公司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國防承包商之一。
第四章 未來展望
市場前景廣闊
瑞銀集團(UBS)發布的報告稱,到2030年,太空旅行將是一個30億美元的市場,太空旅游和使用太空的長途旅行前景更加廣闊。
面對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當前國外太空旅行的發展除了降低成本、提供另類太空旅行體驗的替代性方案外,仍然在不斷加大對太空的探索廣度與深度,未來還可能進行個性化太空旅行服務,為太空游客提供更新奇、舒適的體驗環境,或許還會對長途旅行的發展產生顛覆式創新的效果。
發展重要性逐漸顯現
于個體成長而言,太空旅行提供了圓夢太空,探索新世界的可能。于商業發展而言,太空旅行拓展了文化旅游的發展空間,提供了體驗經濟的新發展路徑,也給未來科幻電影、太空觀光服務等產品開發提供了新方向。于國家發展而言,太空旅行的發展也展現了國家科技、經濟等方面的實力,傳播著國家文化形象,甚至還能推動太空探索進程和科學研究發現。
Cover Photo by Richard Gatley on Unsplash